记者从10月16日召开的中国南繁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将集聚在海南的创新力量,围绕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引进、表型基因型研究、南繁种质生物安全3个学科领域,构建“1 3 n”创新发展梯队。 中国于1959年率先在东方县(今海南省东方市)探索棉花南繁试验,1981年在崖城建立第一个南繁基地。几十年来,中国、水稻所、棉花所等在三亚、陵水、乐东等地建有多个南繁基地,总面积约3000亩;培育出水稻、玉米、棉花等突破性新品种500余个;每年10余个研究所1000多名科研人员往返海南开展育种创新工作,为我国南繁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9年,中国与三亚市、海南省等签署共建国家南繁研究院合作协议,开办南繁院(中国南繁育种研究中心)。在各方支持下,中国建设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并投入使用,建设种业创新中心并即将投入使用,组织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等18支团队、超500名科研人员入驻,承担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各级科研项目近2亿元,形成了学科、团队、项目、平台系统布局的创新体系,推动南繁创新工作开启从季节性转向全天候的新时期。 会上发布的《中国在海南高质量创新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将推动南繁院进一步强化科研管理、人事人才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等体制机制保障,使其成为汇聚全院相关科技创新力量的桥头堡、整合全院南繁资源融入海南自贸港发展的主阵地、推进南繁硅谷建设的总抓手。同时,南繁院与其他布局在海南的农业科技力量做好发展定位上的合理区分与有效衔接,通过学科错位建设、人才合作交流、基地平台共建,做到功能衔接、开放支持、协同发展;通过创新任务和产业服务协同,与崖州湾实验室、中国热带、海南省共同支撑区域农业农村发展。 (单位: 中国重大任务局 )